恐怖谷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或拟人类物体的感觉的假设,它在1970年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由于机器人或拟人类物体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相似,所以人类会对它们产生正面的情感,但当它们的相似度到了一个特定程度,人类则会对它们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哪怕它们与人类仅有一点点的差异,都会让人觉得非常僵硬、恐怖。
例如,人形玩具或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们越有好感,但在相似度临近100%前,这种好感度会突然降低,越像人反而越反感恐惧,好感度降至谷底,这被称之为恐怖谷。可是,当机器人的外表和动作和人类的相似度继续上升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亦会变回正面,贴近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移情作用。
相关研究指出,恐怖谷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原因很可能和人类想要躲避疾病源(Pathogen avoidance)的潜意识机制有关——人类具有察觉和避开病源或尸体的本能。
关于恐怖谷效应的成因,目前主要有两大类解释。第一类解释认为恐怖谷效应是通过进化获得的,是人类在漫长的生存中逐渐产生的生理防御机制,而第二类则认为恐怖谷效应来源于人类的认知模式。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对两种假说都有支持的证据,所以恐怖谷效应很可能是两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进化而来的防御机制
这种进化而来的生理防御可能与交配和疾病预防两个方面有关。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优秀配偶的辨识能力和对劣质配偶的规避能力。“像人又非人”的存在在外表上标志了低存活率,低生育率,也许因此引发了我们的厌恶。类似的,这样的外表也可能预示了恶疾、病菌、死亡,会使我们产生自然的规避行为。我们对于重病病人、尸体会产生本能的反感,也是同样的生存机制。
2、人类的认知模式
在认知方式的解释中,研究者将恐怖谷效应定义为一种“认知不确定 (perceptual uncertainty)”。这种“认知不确定”源于类别界限的模糊,一个无法轻易放在“人”的类别,也无法轻易放在“机器”的类别的事物,就会让人产生认知焦虑。这种焦虑在其他一些“杂交”型事物上也有体现,比如转基因食物、变性人等等。还有的解释则认为,当一个机器人表现的大部分还是一个机器人的样子的时候,我们会默认它为一个机器人,并对其“非”机器人的部分、即像人的部分格外关注,因而容易建立情感联系和同理心。而相反的,如果一个机器人十分像人,我们会用“人”的要求去看待它,从而对于它“非人”的部分尤其关注,容易对它的异样特征产生反感。总而言之,这属于一种对事物的心理预期与事物的实际表现出现矛盾时所产生的不适和厌恶。